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后的经济形势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化的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自2018年三月份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冲突不断加剧,我国对美进出口贸易遭到打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遭遇瓶颈。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当日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央行此举,意味着将有1.2万亿人民币流入市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核心名词解释——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这部分缴纳的存款是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存款准备金率越高,表明国家执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力度越大。当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供贷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
 
——金庸《神雕侠侣》
 
 
 
中国法定存款
准备金政策动机
与货币政策效应
- 克·朗·财·经 -
中国的准备金水平是世界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
从法定准备金与GDP的比例看,中国的准备金水平是发达经济体和多数新兴经济体的两倍以上;相对于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国的准备金水平也是相当高的。庞大的银行体系、缴纳准备金的存款种类广泛以及以相当高的法准率是中国准备金水平高的重要原因。在相当长时间里,我国每年对GDP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CPI涨幅、进出口等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制定预期目标,货币政策需要兼顾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广义货币增速是重要的中介目标。中国频繁使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也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一,是实现多重目标、解决政策两难问题;
二,是中国外汇储备逐年增多,对冲压力加大;
三,是中国以货币供应量为调控目标,需要倚重数量型工具;
四,是央行进行货币调控也需要考虑成本因素。
 
总的看
从2007年开始,法定存款准备金已经超过了央行票据成为冻结流动性的最主要工具 ,系统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政策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
及国际经验借鉴
 
- 克·朗·财·经 -
国际上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及地区准备金制度的功能呈现明显弱化或取消的趋势,不再是调控货币数量和经济运行的常用政策工具。发达国家存款准备金率都普遍较低,调整频度低,一些国家存款准备金率几十年都不做调整,部分国家甚至完全取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瑞典等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选择以货币主义的货币数量规则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理念和框架,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完全取消了存款准备金制度。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存款准备金水平也降低到较低水平。
20 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已经很少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关于存款准备金考核方式,美国采用无时差准备金制度和时差准备金制度两者更替使用的模式进行存款准备金考核。目前,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平均法考核存款准备金,算周期为十四天到一个月不等。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变革每次都有法律做支持,以保证准备金制度的有效实施及美联储货币监管职能的实现。国际上发达国家大多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主要从 负债流动性和准备金基数规模来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
一般而言,负债的流动性与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成正比。美国、日本和欧洲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厘定都遵循这一原则,即对不同类别存款执行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率。美国和日本实行的是累进准备金率,即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负债规模越大,执行的准备金率就越高。实行累进准备金率,主要目的在于减轻规模较小的存款类金融机构缴纳准备金的负担。以上国际经验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基于IS—LM模型的分析
 
- 克·朗·财·经 -
 
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上同时实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当国家可以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以改变LM曲线和IS曲线的相对位置,构成新的均衡点。
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时,不仅收入y会改变,利率r也会随之改变。当央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表明货币供给量增加,国民总收入增加,在IS曲线不变即产品供求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利率水平降低,此种情况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民间投资,拉动经济的增长。此外,IS曲线的移动不仅受到国家财政政策(税收、政府支出等)的影响,还会受到投资、消费即总支出的增加的影响。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因其对货币供应量直接影响巨大,通常被认为是货币政策中的一剂“猛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发达,利率调控机制尚待完善,以存款准备金为代表的数量型调控还将长期占据货币调控的主导地位,存款准备金制度在未来较长时期对于我国货币调控仍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宣布2018年10月15日起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1个百分点,使得1.2万亿人民币流入市场,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有力的催化剂。
 
- 克·朗·财·经 -
 
1刺激投资需求
实体经济是大国经济之本。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近年来随着“双创”方针的开展,我国短时间内涌现出了大规模的中小微企业,面对众多嗷嗷待哺的企业,商业银行借贷体系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早在2012年,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就超过了16.3万亿元,但是超过75%的贷款需求都未得到满足。由于众多小微企业处于产业导入期和成长期,无论是创新创业还是加入现有行业,小微企业都处于进入门槛与退出门槛都高的两难境地,投资者投资风险居高不下,经营者经营风险令人担忧,由于这些企业经营规模有限,固定资产较少,部分企业的创业成果未能及时转化成生产力或大量现金流,再加上借贷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一些基层商业银行由于资金规模小,对于部分企业有恐贷心理担心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连同较高的利率水平使得小微企业在借贷的过程中遇到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之后,人民币供给增加,商业银行留有的可供借贷资金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降低,i=e-dr,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借贷利率与成降低,用于扩大生产的投资将进一步增加。此举为广大中小微企业的发展解了燃眉之急。同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在拥有充足可贷资金的基础上,为提高盈利能力,会主动创新业务形式,提高借贷服务质量。
 
2促进居民消费
 
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预期变量等。在大量资金流入市场之后,货币市场在短期内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市场利率水平r将降低,居民的储蓄意愿会受到挫伤,于是更多的人选择投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或者消费等效用高的经济行为。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从长远来看,生产者利用廉价资金扩大生产,增加了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相对于市场原有物价水平,消费者可以以低的价格取得同等效用;此外,企业的扩大生产与整个社会的经济繁荣会使得工人工资处于稳定增长状态,居民预期收入增加,无疑会刺激居民当前的消费意愿。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同时期的还有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财政政策,它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刺激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
 
3扩大政府支出
 
货币供给的增加使得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意味着国民收入增加、利率水平降低,在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达到新的供需平衡点的过程中,除了刺激居民消费、扩大投资需求之外,还需要政府扩大开支,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衡。2018年3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我国政府为缓解贸易冲突、扩大内需、提高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刺激社会经济发展的政策。2018年5月,我国将增值税税率从17%降低到16%,减少了企业税赋负担,提高其盈利能力;2018年9月,我国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人民币,扩大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此举表明我国政府在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的同时,与之配套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